导致胃萎缩的原因

2024-06-19 07:38:40

扫码在手机中查看

导致胃萎缩的常见因素有饮食因素、药物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疾病等。部分胃黏膜萎缩有复原的可能,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

1、饮食因素:进食过冷过热、过于粗糙、酒精等刺激性食物,胃黏膜受损出血,长期如此会引发胃部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胃部负担,保护胃黏膜;

2、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也会导致胃萎缩。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前列腺素可以保护胃黏膜,长期用药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出现萎缩;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一种较常见引起胃萎缩的因素,胃壁细胞可因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氨及空泡毒素而受损,促使炎症介质释放,诱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四联药物治疗,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一种铋剂(枸橼酸铋钾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加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等)进行联合治疗;

4、反流性疾病:常见于幽门结构被破坏引起的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胰汁、肠液等通过幽门反流进入胃部,胃黏膜受到消化液刺激发生萎缩。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此外,自身免疫因素也可导致上述症状,但较为罕见,如A型胃炎等,多由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胃壁细胞受到攻击。因为中、重度胃萎缩有癌变的风险,故建议患者积极改善饮食习惯,按时复查胃镜。
 

上一篇:什么是急性胃肠炎

下一篇:更年期如何调理

导致胃萎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