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一般不会自愈,但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在内镜下可见胃黏膜点片状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同时存在平坦糜烂或隆起糜烂。临床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疼痛无节律性,常在进餐后加重、空腹时减轻,还会伴有反酸、嗳气、恶心、早饱、上腹部不适或烧灼感。进食生、冷、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可以引发或加重症状。
1.放松心情:精神紧张是本病的促进因素,应予避免。情绪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黏膜障碍和胃机能障碍。所以应尽可能地避免情绪上的应激反应,解除紧张的情绪。平时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畅,对胃炎的康复极有好处。
2.服用抗生素:幽门螺杆菌会造成胃炎及其他消化道的疾病,服用两个星期的抗生素,有较好疗效。幽门螺杆菌可以借呼气试验或由检验血液测得。
3.使用抗酸剂:常用抗酸剂,最好能在进食1~2小时后服药,此时正是胃酸最高峰,正好起到抗酸作用,如能够在晚上9~10点临睡前再服一次则效果更佳。
4.谨慎用药: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类药、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胃炎活动期。
5.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是增加胃肠蠕动的好办法,能有效地促进胃排空,使胃肠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力提高,有助于胃炎的康复。
6.戒烟:抽烟会促进胃痛发作。吸烟后,烟碱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对胃黏膜产生有害刺激作用,过量吸烟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引起胆汁反流,使胃黏膜受损,并影响胃黏膜血液供应及胃黏膜细胞修复与再生,所以要戒烟。
7.戒酒:酒精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侵入胃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