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消化性溃疡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
1、少量多餐
少量是指每餐不要太饱,以免胃窦过度扩张,刺激胃酸分泌。多餐是补充少量的不足,每天吃4-5定期进食,使胃酸有规律分泌。
2、面食主要是低脂和适量蛋白质
因为面条柔软,碱易于消化,可以中和胃酸。不习惯意大利面的人用软米饭和米粥代替。低脂食物不会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减缓胃排空,扩张胃窦,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
3.饮食禁忌
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酸分泌,如酒精、咖啡、酸辣、油炸食品和豆类。少量出血患者或大量出血停止后24小时可进入流质饮食,适合面汤、豆浆、米汤等。避免吃肉汤、鸡汤、浓茶等。病情好转后,逐渐从半流质饮食转变为少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