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临床上以跋涉、肢冷、剧痛、肢端焦黑坏死为主要症状,多见于男性,中医称之为坏疽。
临床分为三个阶段:四肢冷、麻木、皮肤苍白、疼痛、甲状腺增厚、足动脉(阳脉)减少或消失;二期肢体疼痛加重,活动有限,皮肤深紫色,肌肉瘦,因疼痛无法入睡;三期疼痛加重,昼夜重,外观焦,局部溃疡脓,感染红肿,气味恶臭,足动脉消失,可见全身症状,少、疲劳、瘦、二便失调。
脉管炎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只能在早期治疗中克服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预防脉管炎呢?
1.绝对禁烟。
统计研究表明,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在吸烟者中的发病率远高于非吸烟者。吸烟会导致外周血管收缩,甚至痉挛,增加管腔闭塞,从而加重病情。
2.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创伤和感染。
脉管炎患者由于腿部供血不足,皮肤抵抗力下降,易感染。清洁干燥的脚不容易被细菌入侵。一旦脚受伤,伤口就会缠绵,并伴有感染。

3.不要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
会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长时间站立,血瘀于双下肢,会加重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4.避免使用收缩血管药物。
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都能收缩血管,使用此类药物会使外周血管收缩,管腔变窄,静脉压升高,从而加重病情。
血栓形成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下肢。表现为肢体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为肢端溃疡和坏死。由于脉管炎的特殊病理变化(血管壁炎症变化)不同于常规动脉硬化闭塞,常规手术治疗和干预手术治疗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极其有限,导致脉管炎成为周围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难点和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