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揭开其神秘面纱

2022-02-08 07:28:48

扫码在手机中查看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附着在动脉管壁上,并在动脉管腔内凸起。随着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动脉逐渐狭窄,血流减慢。当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管腔闭塞时,下肢部分区域供血不足。在营养低、消耗高的情况下,会出现乳酸代谢异常,导致酸产物积累,引起缺血性疼痛。

  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早期表现为下肢冷、怕冷、麻木、蚂蚁走样感觉,有时疼痛,但不严重,疲劳或长途行走后可加重。脚上也可能有罕见的头发,脚趾甲生长缓慢,变厚。此时,普通人很容易被忽视。在后期,血管硬化斑块逐渐增加,血管堵塞,形成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四肢血液供应明显减少,皮肤温度下降,冷,怕冷更严重,短距离行走,即使疼痛加重,进一步发展,也可能发生肢端坏疽。坏疽从脚趾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在严重的情况下,需要高截肢来挽救患者的生命。此时的肢端坏疽通常被视为脉管炎,导致治疗错误,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病一旦发生,往往会累及多个器官。由于血管是一个整体循环系统,临床上主要是某一部分的严重功能障碍。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结合全面细致的体检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建议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弥漫性病变,常涉及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供血,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养成以下习惯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

  1.戒烟。吸烟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损害动脉内壁,损坏的动脉内壁会影响胆固醇,导致血小板积累和脂肪斑块。

  2.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按时休息,避免熬夜。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超重时,及时调整饮食。

  3.经常锻炼。运动不仅能排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还能加速血液循环。每周锻炼三次,每次锻炼不少于30分钟。

上一篇:下肢动脉血栓有什么症状?别大意,及时去查下

下一篇:腿脉管炎是什么症状?因何而来?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揭开其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