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大量研究发现,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丁酸、丙酸)可以为我们肠道蠕动,缓解肠道炎症,还能调节食欲中枢,增加饱腹感。所以短链脂肪酸和很多必需脂肪酸一样,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短链脂肪酸只有吃膳食纤维才能产生短链脂肪酸。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推荐:白萝卜、菠萝、木瓜、洋葱、秋葵等。
也许有人说,不就是蔬菜吗?我每天都在吃。但是实际上量是不够的。
古代人每天摄入200-400克膳食纤维。在今天的发达国家或城市,据统计,平均每天只有15克膳食纤维,相当于祖先的几十分之一,所以量远远不够。美国医学会建议健康人每天摄入不少于30克。
趁猪肉涨价,多吃蔬菜!
二、多吃发酵食品。
发酵食品通常与空气密封隔离。利用食物本身的营养物质发酵产生有益菌,可以降低肠道内致病菌的比例。例如活酸奶,豆豉,泡菜,纳豆,奶酪等。
三、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人要吃食物才能活下去,人体内的有益菌也是如此,因此需要摄取益生元。香蕉、燕麦、苹果、芦笋等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4.补充富含ω-3的健康油。
目前,中国人吃的食用油主要是精制植物油。这些植物油大多富含ω-6亚油酸。虽然ω-6也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但ω-3摄入严重不足,导致ω-6与ω-3脂肪酸的比例失衡。据统计,中国人摄入的比例高达25:1,加重了体内的许多炎症反应。
粮农组织公布的健康食用油指数:1)饱和脂肪酸低于10%;2)不饱和脂肪酸高于75%;3)ω-6:ω-3比例接近1:1最合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肥胖、关节炎、哮喘等慢性病的风险。
ω-3系列代表油包括深海鱼油、海豹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沙棘籽油、奇亚籽等。
五、限制食品的各种精加工或过度加工。
如甜食、含糖饮料、肉制品、精制白米、烧烤、零食等。这类食物可抑制肠道有益菌的增殖,但可促进有害菌的繁殖,同时产生大量毒素刺激,加重肠粘膜炎症。
6.强调营养密度,健康食品比多样化更重要。
许多营养学家或其他与健康相关的专业人士倡导饮食多样性。吃多样化的食物被认为对健康有益,但我们必须明白,如果多样化的食物含有大量的加工食品,最好少选择类型。
健康饮食模式应强调优质健康食品,如当季植物性食品、草饲肉类、健康植物油等。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补充有益菌,对肠道菌群的调理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假如你或身边的家人朋友心情不好,脾气越来越暴躁,经常盗汗睡不安,血压不定,不妨从肠道菌群入手,肠好,心好!肠道饮食最喜欢的六个原则,吃!

